第二百五十二章 这位正希先生是何人?-《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2/3)页

    天知道清军杀进徽州后会给徽州带来多大的灾难,可这些都被他选择性的忽略了。

    说句不负责任的话,鞑子南下都杀了那么多人了,别地人死的,徽州人凭啥死不得?

    历史上扬州十日、嘉定三图啥的,还有江阴,那不都是一样?

    这些人下手狠辣着呢。

    正好叫江南的那些大头巾们看看。

    而且鞑子扫荡过后,徽州士绅层面恐怕会空白出相当大一部分吧?

    这些人下手比李闯和明军都狠辣多了。

    李闯王还是逼捐逼粮,拷打追饷,鞑子可是更直接的抄家灭门,到时候啥都是人家的了。

    “猛叔,你现在就带着一万人去澎湖,把李国英也带上,在那儿停个半个月,试探下看能不能把九江拿下。然后就去鄱阳。”

    从芜湖到九江用不了几天,但再耽搁半个月,然后再进入鄱阳,这大概就小一个月了,那个时候清军已经想回头都难了。

    没有了火炮等重武器,只有人头、刀枪和火枪火箭这些东西,秦朗就要看阿济格凭什么能安稳的冲过鄱阳。

    之前的江宁镇一战,秦朗系统版面上的财富突然向上增加了小二十万两银子。

    原因是全歼清军之后的缴获,而且这缴获中还有大量没被算入金钱的东西,出手之后保准又是一笔银子。

    这种感觉并不稀奇。

    之前在胶东的时候他就已经享受过这种财富猛增的感觉,那时候增长的数字可比眼下多多了。

    不过这儿只是开胃小菜。

    徽州才是真正的大餐呢。

    现在的秦朗军,而且就眼下这个环境,那已经有了虎口夺食的本钱了么。

    那些财富如果握在徽州士绅富户手中,秦朗自然不敢去明目张胆的抢掠,可这东西是清军杀人越货在先,然后秦朗才下手夺回的,可不就通通洗白了么?

    再干净不过的战利品了,谁也说不出个‘不’来。

    谷喚

    倒是马士英所想的阿济格还横插江浙一刀,这是秦朗所没想到的。

    阿济格都被赶去徽州了,还能想着去江浙捞钱,这是有多看不起他秦朗啊?

    反正这场好戏接下来就要上演了。

    阿济格没能拿下繁昌和南陵,打泾阳却手到擒来,然后兵锋直插徽州。

    五日之后,屯兵南陵的秦朗看着手中的战报,愕然的向四周询问:“这位正希先生是何人?”

    竟然领着一班徽州的乡勇,带着自己的兄弟门生,依靠着丛山关险隘,固守徽州东大门绩溪,死死的抗住了清军三天。

    “秦侯,正希先生姓金名声,字正希,号赤壁,是徽州休宁瓯山人。今上元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宫廷召对时,以《廷试策》得到皇帝激赏,升任御史、监军。

    清军屡犯南略,金先生曾上书建议破格用人御敌,未被采纳,于是就托病辞职返乡,广集乡勇在城西凤山一带习射演射,并讲学于还古书院。”

    “其治学严谨,道德文章,备受士林推崇。”

    刘昀不愧是之前坐镇金陵的情报头子,立马就说出了金声的来历。还对他弟弟金经,门生江天一,以及范云龙等做了一定的了解。

    这位正希先生与东林党其他官员大相径庭,回到家乡,就一边讲书,一边囤积粮谷,与门生弟子教练乡兵,仿佛是早就看到了大明朝要完蛋。

    不过徽州来报上所言的其他人,比如大力支持金声的徽州推官温璜,告老在家的前齐鲁巡抚邱祖德、举人钱文龙、诸生麻三衡等,以及从泾县逃入徽州的诸生吴汉超、尹民兴,那刘昀就不知情了。

    “林子大了之啥鸟都有。东林党那么多人,有一个金声也不奇怪么。”

    秦朗能怎么说?他什么也说不出来。

    而对于徽州的求援,他也没准备视而不见,不然就过于下作了,是不是?

    反正徽州不行的话,那还有江浙么。

    清军要是真进不了徽州了,阿济格又不想跟秦朗拼个你死我活,他们就只能选择走徽杭古道,杀进江浙了。

    然后走富阳、桐庐到建德,下衢州,再到赣西的广信府(上饶)。

    或是从杭州下绍兴,走金华到衢州,接着依旧是赣西的广信府。

    这样以来似乎对江南士绅的打击依旧不小啊?

    明军的精锐全都挤在江北和长江一线呢,如果清军杀进了江浙,秦朗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那是一场战无不胜的旅途。

    或许一些个重城重镇他们拿不下来,但绝对能把路走的顺顺畅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