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军功爵制的改动,就是要这么从一点点细微的事情着手。 步子太大,势必会扯到蛋。 只有这样一点一点磨损,让文士入侵军营,才能壮大士人在军中的话语权,改变军功爵制。 此举的高明就在于,外人根本没意识到,这是扶苏要改动军功爵制的办法之一。 在领略了太子高超的政治智慧后,又在看到太子接连写诗文向天下士人袒露心声,张苍觉得太子接下来为天下人所做的事业,当有自己的参与。 在一个雨雪霏霏的下午,张苍顶着风雪入宫。 “大王,臣跟随太子多载,与太子感情甚笃。太子人在齐郡临淄,势必想念微臣。请大王开恩,允许臣孤身一人前往临淄辅佐太子。” 嬴政皱眉,“扶苏从未在寡人面前说起你的名字啊。” 张苍更是惊讶,“难道太子在大王面前提起其他人的名字吗?” “岂不闻刘季、萧何之流。” 嬴政打量着张苍,此人长得倒是英俊,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张苍固然心里委屈,但还是道,“臣闻太子此去临淄,是为自请。” “乃为四件事。一监管百家、二统一思想、三追捕六国在逃贵族、四为安抚人心。” “此四件事,皆事关重大。微臣昔日为荀卿门徒,年轻时便与当今天下齐鲁大儒做过同窗,臣若是前去临淄城,势必能够助太子一臂之力。” 嬴政这才许可。 就这样,张苍踏上了追随扶苏的道路。这时候正是冬日,风霜凌厉,雨雪交加,冻得人五指不能舒展。 但是张苍十分坚韧,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骑马抵达了临淄城。 去往临淄城的路上,张苍却听说了一些事情。 原来当初扶苏前去临淄的路上,曾经沿途一直收拾古来战场遗址,还有将士骸骨。 此举引得一些本就心地善良的老人、妇孺十分敬佩扶苏太子。 所以他们在路上欢迎他,给秦军食物和水喝。 但是这些人却只是极少数。这些极少数的人看到,秦太子在努力掩盖战争留下的疮疤,试图让下一代过上没有战乱影响的和平生活。 而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旧时代,沉浸在浓浓的仇恨之中。他们不愿意接受秦太子这样的行为,在他们看来,这是秦太子在讨好他们。 通过讨好他们,去博取他父亲暴君嬴政的喜爱,以此来维护他的地位。 他们认为秦人最是狠毒,杀了他们家的人,却想着要和他们和平共处。 绝不! 这是当时大部分人的看法。 只是这些人无法攻击秦军和扶苏,就把那些愿意接纳秦军,乐意接受秦国统治,善意回馈扶苏的人,列为罪大恶极之人。 每个村寨,县城,都开始合起来围攻敢说秦国好话,还有支持扶苏的人。 其中,还有一些六国贵族暗暗支持,他们怂恿村民去孤立、排斥那些给扶苏送过水和食物的老人、妇孺。 不允许他们冬日祭祀,若是来了,就把祭祀的贡品狠狠地丢在地上。 张苍听说了这件事,他可没惯着那些恶霸,非但把那些加害老弱妇孺者全部赶入了监牢,还立刻把那些老人孩童给打听清楚了,全部移交给了官府保护。 他是堂堂五大夫! 当然有这个权力。 张苍对周围的郡县乡吏说,“太子就在齐郡临淄,距离这里只有不到三天的路程。我回去就将此事禀告太子,若是你们没有善待这些乡人,我张苍一定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郡守秦吏们,本来也对管理当地感到力不从心。 毕竟那些反对者总是使用阴招、损招,处处破坏他们行政,又因为大军根本不会留驻小地方,所以那些乡人对他们根本毫不畏惧。 直到遇到如此硬茬的张苍,听到张苍的话,这些人这才有了底气。 这一路上,张苍专门收拾扶苏当初留下的烂摊子。他根本不辞劳苦,家家户户都去打听,敲锣打鼓,给那些曾经给扶苏端茶送水的乡亲们做主。 嬴政听到了这回事,非常惊讶。他有些后悔放走张苍了,当初把他留在朝中,做御史巡查各地才好啊。 在路上,张苍还专门绕路去了一趟荀卿故居,他去给老师荀卿上了香,又去拜访了荀卿的后人。 是的,张苍晚上根本不睡觉。 这样夜以继日做对众人有意义的事情,那才是不负年华,又怎么会感觉到累呢。 从此张苍的名声就传开了。 在此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张苍是个何许人物。因为齐鲁大地上,自称荀卿弟子的人太多了啊。 张苍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终于抵达了临淄城。 报上名号后,临淄驿馆竟然把他拦在门外。在检查了嬴政的诏令后,他这才得以入内。 随后就是漫长地通传和等待。 这和当初张苍在宫里,扶苏少时每天都去找他主动谈论数学问题,他不愿意四处躲藏的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在凛冽的北风之中,张苍双手揣袖子里,他终于感受到了当初扶苏站在门口等他时的心情。 报应不爽! 在听说张苍到了之后,扶苏也轻微地被吓了一跳。 “督军令来到临淄了?” “就在门外。” 扶苏赶紧整理衣服,在席上正襟危坐,“快请。” 门外,张苍见到谒者令请他进门,心中顿时失望,太子变了啊。 听说他来,居然没有亲自出来见面。 早就听说太子身边招揽了许多乡野贤能,看来是真的。有了新人,就把我这个老的给忘了。 在风雪里,张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