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是古人发明了这种文雅的方式提醒朝中的大臣在朝堂上说什么。 而很多年轻朝臣的笏板上大都是干干净净的。 比如蒙毅,他的笏板上永远都是一字不写。 第二天朝会上,诸位大臣分列两侧端坐着。 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其实文武群臣全部都要来上的朝议论的事还真的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 要么都是私下已经决定好的事情,走场面流程;要么就是商议一些其实根本就不着急的事情。 “上郡一带地震频发,当迁居一些百姓南下啊。” “地震都已经发了,现在再迁居,这不是亡羊补牢吗?” “已经发了一次了,死伤上千人,若是再不搬迁,真的等到来个大地震,难道要等死伤上万人才去后悔吗?” 大臣们对于这上郡频繁地震的事情,一直争执不休。 不过大概三五年前,关于陇西地震,他们也是这么煞有介事地争论了好几天。 结果地震之后传来真实的探查情况,只是死了几只羊,这些大臣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这次地震之后这该出动的军队也已经出动了,调拨的粮食和衣服也调拨了。该做的救援工程都已经结束了。 死去的人已经被埋在了地下,活着的人只能重新盖房,组成新的家庭,继续活下去。 朝臣们再把这件事提上来,只是为日后做个预案。 上郡地震频繁爆发,确实不能每次都是马后炮。 说是这议论的有意义吧,好像有用。说是议论的毫无用处吧,也有道理。 因为也许做完预案之后,那个地方再也不爆发地震,而且议论的方案根本不值得推敲。而你不做预案,又总是担心下一次再大地震怎么办。 嬴政坐在上座,有垂旒隔着,臣子根本看不清嬴政的神色。 在嬴政心目中,整套朝服只有王冠设计的最具实用性。 遮住自己的面孔,谁也无从看清嬴政的神色,自然也猜不出他在想什么。 “秋天到了,上郡的粮食今年因为地震的影响,肯定要减产不少。大王应该酌情减轻上郡赋税。” “减免赋税,人都死了,还想着赋税。受灾地区,应该完全免除赋税!” 臣子们开始吵嚷起来。 蒙毅也参与其中,他言辞犀利,非常激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日后防御救灾。总是忙着善后有什么用。” 扶苏的位置是最靠前的,单独列席,帝国特殊规格。 他满心感慨,难道今天我不该来? 这样的议题,根本议论不出来什么结果。 很快丞相就主持了下一个议题。 “这楚地的降卒三十万。最近李将军他们又俘虏了十几万楚人。这么多降卒,哪怕只留十万人在楚国,都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目。” “如果这件事不能妥善解决,那楚地卷土重来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