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今天村干部都在,苏忆安提出了现实问题,刺绣厂想要发展下去,必须有产品,有市场。 这几天,又陆陆续续有妇女过来看,想要进厂干活,但现在订单少,让苏忆安拒绝了。 务实一点,要是给别人代加工,挣加工费还是可行的。 “什么叫代加工?” “代加工,就比如服装厂造一批童装,有刺绣图案,我们可以把刺绣这部分接过来,服装厂按每片多少钱算给我们,这就叫代加工。” 刚才苏忆安说这剂那剂,苏大有都听晕了,这会更晕,“忆安,这些新名词你是怎么知道的?” 苏忆安知道,自己重生回来的变化太大了,等于从一个啥啥都不懂的傻丫头,变成了“博学多才”的人,总要给自己的变化找个出处。 “我去县上,听供销社的人说的啊,我还看过他们订的报纸。” 众人释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苏忆安的话,人死了还能重回上辈子,说出来谁信啊? 妇女主任明春秀说:“我家祖祖辈辈没出一个吃国库粮的,也不认识这厂那厂的,到哪里拉人挣加工费?” 明春秀的话差不多代表了在场的所有人,这就好比在文盲专场找一个有文化的。 “我的意思咱都想想办法,我也就九十多斤,把担子全压在我身上我也担不起来。咱不吃国库粮,总有拐着弯的不拐弯的亲戚吧?谁还没有三五个说的上话的朋友?动用一切力量,总会找到法子的。要是都不管,支书,我现在就辞职不干了,我干代销点不轻松吗?何苦没事找罪受?” 苏忆安被这些人一推六二五惹毛了,她图啥啊?她“投机倒把”偷偷的挣钱不香吗? 眼见苏忆安有撂挑子的苗头,苏大有赶紧表态了,“忆安是咱看着长大的,她最年轻,还是个女娃娃,咱忍心把担子全压在她肩上吗? 现在就回去,有亲戚的托亲戚,有朋友的托朋友,我就不信咱一群站出来不比谁矮的老爷们,就想不到一点法子来。” 有了苏大有的表态,苏忆安心情好多了,她知道万事开头难,她不急。 牛棚。 谢瑾年利用放学的时间帮着谢志坚喂牛。谢志坚熬了药喝了之后,这两天胃口好多了,但人还是发懒,恹恹地没有精神。 谢瑾年为四牛一驴添上了草,又开始动手做饭。他前十八年不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至少是吃穿不愁,除了感受不到母爱之外,家里的其他成员对他还是很好的。 所以,他不太会做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