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祖玲的努力用反了。 祖玲不傻,她听明白了,默默地收起了算盘,“我还是当花瓶好了,不仅好看,还要有二两墨水,只要二两就好了。” 祖玲转身走了,希望她是真懂。 苏忆安蹬着三轮,去了食品站,肉卖完了,没有肉的猪骨头倒是还有一堆。 不要票,还特便宜。 苏忆安挑了四块猪大骨,是给钟云带的;又挑了四根筒子骨和一些肋骨,肋骨上稍微有点肉,这个用来炒菜。 大房跟着她干了快半年了,她想煮一锅骨头汤,晚上一起热闹热闹。 马上就是八月十五了,就算是她这个带头人搞的福利吧。 七十年代,猪下水也是不太受欢迎的,所以剩下来不少。这个也不要票,苏忆安买了一个猪心,让卖肉师傅从中间分开,钟云要是要的话,分她半个,不要的话她一个人包圆。 猪肚、猪舌头也要了一个。 算了账,四块多,也不是很便宜。 办妥了,苏忆安就骑着三轮往家走,刚出了公社不远,就听见后面有人喊她。 黎兴平骑着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赶了上来。 “兴平哥,你这是干什么去了?” “去公社开了个会,民兵秋季要进行拉练了。” 黎兴平是民兵连长,苏家村的民兵营长要退休了,听说培养的继任者就是黎兴平。 “来,忆安,我替你骑会。” 车斗里面有大件,像酱油醋散酒之类的,动辄就是几十斤,再加上别的零星小玩意,苏忆安估摸着二百斤的重量是有的,平地还好,但凡是上点坡,就要喘粗气。 自己辛苦点是应该的,因为她挣的就是这个钱,让别人帮着干就不对了。 “不用了,兴平哥,不重我骑的动。” 黎兴平把苏忆安从三轮车上拉了下来,把自行车塞给她,自己骑着三轮车往前走。 “简单粗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