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犬子王衡。” “可曾就学?” “就在国子监。”王仁祐回答。 “以后去骊山书院吧,我找孔先生和谢先生聊聊,让他们二位收个亲传弟子。” 王仁祐一脸惊喜,急忙对着叶星魂参拜。 叶星魂拍拍王衡的肩膀,“好样的,我会想办法治好你爷爷。” “谢王爷!” 基本上可以确定了,王奎的病是消渴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糖尿病。 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症。 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赵大人,可以确定是消渴病了。你们知道《古今录验方》和《外台秘要》吧?” “看过,但不是很精通,尤其是外台秘要。” 赵德芳顿了顿,“但在《内径》和《素问》里面有过对消渴病的记载。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记录最多的治疗消渴病的就是白虎人参汤。但王大人的病灶在肾脏,要开一些清胃泻火,养阴生津的药方。” 随后,太医们聚在一起,搞出来一个药方,但经过一系列的辩证之后,都觉得不稳妥。 赵德全又把目光对准了叶星魂。 叶星魂想了许久,突然一拍脑门子,他的一位老首长,就是消渴病,吃中药治好的,他还真记得配方,但量多少他就不知道了。 叶星魂用笔写下大黄、桂枝,桃仁,玄明粉,甘草,玄参、生地黄,麦冬,黄芪,递给了赵德全。 “你们看看定量吧。” 对于定量,自然是赵德全他们最专业了,很快就讨论出来结果。 并且对这个药方十分满意,这才是正八经的对症下药。 叶星魂则是在一旁给王珪定了一个食谱,还有那些忌口不能吃的东西。 找来王仁祐,一再嘱咐,“准备红萝卜和白萝卜,捣碎了取汁水,每天中午喝二两,连续喝一个月。” 消渴病很少死人,只要控制得当,虽然不能根治,但多活几十年肯定是没问题的。 在一声声的道谢中,叶星魂离开了王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