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施静宜从沈镜的表现可以猜出来这年代葡萄的珍贵,不过二两银子一斤的价钱也算公道,她全当用这框葡萄结个善缘吧。 “老板真是个痛快人!那我也就痛快卖了。” 沈镜连忙让常三拿称把葡萄称了,一共二十四斤,四十八两银子。 他直接给了施静宜五十两银子,笑道:“小姑娘,下次摘到葡萄还来找我啊!” “那是自然的。”施静宜想了想,问道:“不知道店里收不收药材,都是山里挖出来的新鲜货。” 沈镜豪爽地拍了拍胸脯道:“有什么好东西,你都拿过来,按价值给钱,绝对不会亏了你的。” 他看出来了,面前的小姑娘年龄不大,但心性很稳。 换作别家姑娘,见到五十两银子早笑开了花,她却能面不改色地将银子收起来,这般心性的人拿出手的东西能是寻常物? 面前的葡萄就是最好的例子。 得到保证后施静宜松了口气,昨日她在山上还挖了几只老人参,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卖呢! 向沈镜道了谢,她提着空空的背篓,一身轻松地到城南找郑氏。 小摊生意好,这会豆腐应该卖得差不多了。 施静宜走得慢,边走边在街上四处观望,寻找商机,没想到倒看到个老熟人,原主的二伯,施宝根。 施宝根这个人和他赵氏一样,又贪吃又懒惰,凭着一张巧嘴将王氏哄得团团转。 前段时间他在酒馆喝醉了酒,打烂了酒馆两坛老酒,要赔老板八两银子。 王氏一怒之下将她的宝贝儿子赶到镇上给人搬货,直到挣满了八两银子才能回家。 现在这个时间施宝根应该正在码头搬货,跑到街上干什么? 施静宜心生疑惑,悄悄跟在他身后走了一段。 施宝根一手提着烤鸡,一手提着壶酒,美滋滋地哼着歌,径直穿过一条小巷,停在某处小院前。 两声扣门声后,一个穿着青色裙子的女人过来开门,两人顿时抱作一团。 施静宜无声地叹了口气,她这个二伯倒是个有本事的,口袋空空,还能在外头拈花惹草。 想到赵氏嚣张跋扈的样子,她摇了摇头,这闲事她不管! 城南,郑氏和施妙宜果然卖完了东西。 一群没买到的人嚷嚷着要她们明天多做点,郑氏哪敢应呀,只学着施静宜的做派,让大家明天早些来。 于是众人遗憾地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