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皇帝陛下没吭声,只是询问起各部的事情。前朝的大明,各部的事情都是‘差事’。大周这里就不是差事,而是经营。尤其是1870新政后,营运国家的理念被格外强化。各部都负担起了国家运营的重担。 这虽然让各部都有了巨大压力,却也出现了大量实打实的政绩。然而各部也没敢大吹自己的功劳,30年来,自己打脸自己的事情发生过太多。太多看似不得了的显贵都这么自掘坟墓。吹嘘功劳已经是双刃剑。 等朝会结束,皇帝陛下留下了左丞相,鸿胪寺卿与副参谋长,“军中的看法如何?” “陛下。兵部觉得日本如此泼皮无赖,我们就干掉他们几万人。不然的话,就让日军几十万人在朝鲜耗着。日本耗不起。” 鸿胪寺卿心中不太认为这样的态度,等皇帝询问之时,鸿胪寺卿答道:“陛下,日本此时还在祸害朝鲜百姓。如果拖下去,朝鲜内附后的百姓会对大周失望。” 左丞相就是大周首相,听着鸿胪寺卿的发言,心中对鸿胪寺卿的评价高了一些。 若是说左丞相不想收拾日本,自然不至于。不过左丞相必须站在更高层面考虑问题,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而影响国家方针。 兵部副参谋长却说道:“陛下,此时48军已经补充完毕。不如让48军再进攻一次。” 左丞相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不过太过于凶险。48军在汉城战役大出风头,此时已经威名赫赫。如果打赢了,自然是好得很。如果没打赢呢?或者没打出期待的局面,那时候又该如何处置。 众人都看着皇帝陛下,希望听到圣裁。 李长远陛下心中盘算着朝鲜的事情。兵部没闲着,他们提出的诸多计划中,有一个就是想复制汉城战役。 汉城战役的成功,就是48军3师切开日军防线,直接夺取汉江最重要的桥梁区。直到其他三个师压垮了正面的日军,3师作为砧板,岿然不动。 新的计划中,一支进攻部队承担起同样的任务。突破日军方向,攻下釜山港。正面的大周军则全力推进,将朝鲜南部的50万日军尽数歼灭。 在这个计划中。虽然没人提出由哪一支部队承担这样的任务。甚至有兵部高层不乐见由48军担当突进尖刀。但整体来看,也没有其他部队自告奋勇。 李长远陛下当然想歼灭50万日军。但是想到这场战役的消耗,就不得不放弃。 在300年前的壬辰倭乱之中,大明都知道先击溃日本海军,再歼灭日本陆军。不可能300年后的现在,大周的战略规划还退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