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心事-《重生后成了权臣掌中珠》
第(2/3)页
他毕竟年轻,虽说立过些军功,算得上同侪里的翘楚,职级却不算太高,按理没资格面圣。永穆帝召见他时,也不是在麟德殿,而是以姨父的身份带他去了北苑。君臣俩骑马缓行,起初说了几句家常,很快话题拐到了北地边防。
他简略说了经过,道:“当时皇上问布防用兵的事,我都如实回答,可皇上脸色不太好。”
“或许你所说的与奏报有出入?”魏鸾坐在短榻上,猜测道。
“很有可能,皇上好几回都问我是否记错。”
这话一说,屋里四人都心领神会。
若章家果真把持军政欺上瞒下,则实在胆大包天,其心可诛。郑王所在的朔州一带与章家地盘紧邻,永穆帝将魏知非安排过去,能令郑王知己知彼。亦可见,永穆帝是下了决心要与章家决裂,收回边地军权。
片刻沉默后,魏夫人叹了口气,看向儿子。
“你想好了吗?”
比起京城里的魏鸾和夫妻俩,魏知非少时便立志从军,这些年在定国公的麾下,身手、骑射、用兵等本事都是授自章家。从当初收复失地的恶战到这几年零星的边塞战事,满腔意气与热血皆留在北地。
更别说他与表兄章维自幼并肩,素日里辕门风寒,旌旗卷沙,作战时晓战金鼓,宵眠抱鞍,扶持着穿过刀山血海,仗剑守住彼此的后背。
从少年到弱冠,是意气兄弟、是至交挚友,亦是生死同袍。
那种感情绝非旁人能比。
在京城的这阵子,魏知非翻来覆去,也斟酌过许久。
如今也已有了答案。
“朝堂军政的事我与他都无力左右,只能各司其职,做好该做的。当初立志从军投身戎马,我想的就只是报效朝廷、守卫百姓。不管在定国公麾下,还是郑王麾下,此志不改!”年轻的男儿身姿昂藏,斩钉截铁。
魏峤颔首,起身拍了拍他肩膀。
魏夫人不敢想象倘若事情走到最坏的境地,章家与朝廷刀锋相向,这些晚辈会经历怎样痛苦的抉择,只能看着儿子眉眼,心疼道:“听闻云顶寺里来了数位高僧,连着做三日法会,那里的佛珠是最灵的,我明日去求一串,走之前给你带着。”
“我陪母亲一起去。”魏鸾温声。
……
云顶寺坐落在京城往南六十里的四明山。
这地方峰峦延绵,峻岭横亘,因山川有灵秀之气,山中错落修建了许多庙宇道观,譬如镜台寺、法音寺等,皆是承袭数百年的佛门宝地。此处离京城路远,除了山脚下的村镇百姓外,香客稀少,适宜清心静念、修身养性。
庙宇之中,以云顶寺名声最盛。
因这座寺里有座规模极大的藏经阁,引无数佛门子弟慕名而来,借经修学。
年前曾有二十余数位僧人自江南名刹北上,在除夕前后抵达云顶寺,悄无声息地逗留了两月。这二十余人中,不乏声名鼎盛的大德高僧,素日里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如今做法事的消息散播开,引得许多人慕名而去。
魏鸾母女乘车前往时,途中便有许多高门贵户的车驾。
清晨动身赶路,到得寺里,已是晌午。
这寺里虽有一座斋堂,却因素日里香火冷清,规模并不大,这会儿里头做得满满当当,一座难求。好在魏鸾早有预料,带了些糕点凉菜,寻个宽敞地方停了马车,将食盒铺开,也能将就着应付午饭。
因上回因果寺赏木棉时遇险,魏鸾如今出门都带着卢珣随行,今日也不例外。
他办事麻利,不过片刻便找了些汤和碗,暖暖的喝下去,倒像是春郊野餐。
过后弃车入寺,由知事僧引着进香,佛前听法。
佛堂肃穆,信客如云,母女俩从大雄宝殿出来,穿过缭绕的烟往后院走,谁知才进了西侧的窄门,迎面竟碰见了个熟人——太子妃章念桐一身绫罗薄衣,戴了顶帷帽,高堆的发髻只拿玉簪挽着露出来,薄纱遮住面容,徐徐走来。
她的身后跟着五六个侍从,皆是寻常人家侍女的打扮,未着东宫女官的装束。
乍一眼看去,倒是微服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