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即使是对骑兵来说,日行二百里也是很难得的。如果步卒有了这样速度,哪怕人数不多,也足以成为一支奇兵、精锐。 “陛下。”赵云踢马追上了刘协。“臣以为可在虎贲、羽林推行此术。” 刘协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赵云,有些不解。 “陛下欲用精兵,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练兵之术。”见刘协还没反应过来,赵云又提醒了一句。“比如魏武卒。” 刘协恍然大悟。 虞翻的神行术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并非没有先例。 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比虞翻还要强悍。 如果能用虞翻家传的吐纳术训练出一支魏武卒一样的精锐,用于远征再合适不过,对后勤的要求大大降低。 刘协觉得可行。“虞卿,有没有兴趣到讲武堂做个教习?” 虞翻转头看着刘协。“讲武堂还有比臣更高明的人吗?” 刘协想了想,摇摇头。“还真没有。” “那臣为何不能胜任祭酒,只能做教习?” 刘协愕然,随即大笑。他举起手,向虞翻表示歉意。“虞卿言之有理,是我疏忽了。我重说一遍”。 刘协收起笑容,很正式的说道:“你有没有兴趣到讲武堂做祭酒?” “臣,当仁不让。” 刘协抚掌而叹。“有虞卿做祭酒,贾侍中就轻松多了。”他转头看向周忠。“周公此行,功莫大焉。” 周忠正想着待会儿怎么向刘协汇报庐江度田的事,没关心刘协和虞翻说些什么,突然听到刘协这么一句,一头雾水,只有含糊的应了两句。 孙策却是心头一沉,不禁怅然,心里空落落的。 被他倚为心腹的虞翻没了,成了朝廷的人。 ------题外话------ 谢书友菩提三万点打赏,加更之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