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医不自医-《汉道天下》


    第(2/3)页

    “此贼非彼贼。”

    周忠还要再说,一旁的周瑜悄悄地扯了扯他的袖子。

    周忠一直在朝为官,    不太熟悉地方事务。他却清楚阎象的言外之意。这些山贼并不是之前因躲避战乱而进山落草的百姓,    而是为反对度田,大族故意挑起的叛乱。

    借着山贼的由头,    逼阎象进山平乱,无暇度田,给阎象一个教训,甚至直接杀了阎象,这是再常用不过的手段。

    周忠的心情很不好。

    他明白了阎象如此隆重地来迎接他的意思。

    庐江大族如此强烈地反对度田,他有责任,作为庐江大族之首的周氏也有责任。消息传到朝廷,天子肯定不满意,他和阎象都难辞其咎。

    阎象不肯背这个锅。如果周忠不能解决问题,阎象不会一直瞒着,会上报朝廷,由朝廷做出判断。

    周忠与周瑜商量,该如何处理此事?

    周瑜倒是坦然,建议周忠与庐江大族见一面,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觉得他们说得有理,就代向朝廷转达。如果他们说得没理,不妨就喝斥他们一通。

    他们听,当然更好。他们不听,后果由他们自己承担。

    周忠听完,疑惑地看着周瑜。“你觉得他们能听吗?”谷溚

    “不能。”周瑜笑笑。“尽人事,听天命尔。”

    周忠很不满意,反复考虑后,向虞翻问计。

    虞翻听完,微微一笑。“我赞成公瑾的意见。”

    周忠心中不快。“这不是解决问题,只是敷衍而已。”

    虞翻摇摇头。“庐江度田本就是试行。这个试,不仅是看度田可不可行,也看阎象有没有太守之能。如果他只是会告状,却解决不了问题,他这庐江太守也做不长。”

    周忠觉得有理,勉强接受了周瑜的建议。

    到达舒城之后,周忠回到了阔别数年的老家。

    周瑜的父亲周异带着家人在门口中迎接。

    在周忠拒绝袁绍的时候,周氏大宅被颜良占为己有。如今颜良已死,周氏大宅又回到了周氏的手中,修缮一新,比之前更漂亮了。

    周氏族人都很兴奋,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骄傲,以及对周忠的崇拜。

    周忠拒绝袁绍,逃离舒城时,他们都有些怨恨,觉得周忠不仅放弃了周氏列代先人辛苦经营的人脉,与袁氏为敌,无异于自取灭亡。如果袁绍撤退,周忠载誉归来,他们才意识周忠的明智。

    如果当初答应了袁绍,现在只怕也被槛车征送长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