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猜一猜,从中平元年到现在,死了多少人?” “这个……一千万?” “应该不止。”刘协摆摆手。“就算是一千万吧,你猜反对度田的人有多少?有百万吗?” 祢衡紧紧地闭上了嘴巴,只觉得后背凉嗖嗖的。 “不解决度田,最多百年之后,黄巾之乱就会再来一次,再死一千万人。”刘协转过头,逼视着祢衡,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也许看不到了,但你的孙子应该能看得到。如果他们知道,你曾经有机会解决度田,消除这场灾难,你却囿于个人恩怨,什么也没做,你说他们会不会扬了你的骨灰?” 祢衡深吸一口气。 “贾谊虽英年早逝,但他为天下谋太平,立志高,用意深,故名千古留名,岂止是一书生?你虽然过目不忘之能,有举一知十之智,但你只看到个人恩怨,只看到眼前利益,哪里有半点为苍生之心?” 刘协顿了顿,最后说了一句。 “为苍生请命,你也配?” 祢衡无地自容。 刘协抬起手。“送他出宫。” “唯!”一直站在远处的法正走了过来,伸手示意。 祢衡慢慢抬起头,深深地看了刘协一眼。“陛下度田之意,看来是绝不更改了?” 刘协点点头。“除非你能找到更好的办法,让天下不再有饥馑。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不要金马门上书了,直接求见吧。就算是半夜,朕也会起身接见你,向你问计。” 祢衡咬咬牙,躬身再拜,然后跟着法正向外走去。 出了宫门,法正还要再送,祢衡却下了马,将马缰还给郎官。 “我自己走回去,不用你送。” 法正看看他,没有坚持。他挽着马缰,看着祢衡渐渐走远,眼看着就要消失在夜色之中,突然大叫一声。 “祢正平!” 远处,祢衡停住脚步,扭转身体,看向法正。 “天子曾说,大汉的希望在你我少年。少年强,则大汉强。少年兴,则大汉兴。唯少年意气,敢为天下先,才能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切莫自弃!” 祢衡静静地站了一会,缓起举起手,扬了扬,然后转过身,大步向前,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