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与时俱进-《汉道天下》


    第(2/3)页

    所以只能是“万民皆民”,士农工商平等,    朕却还是朕。

    等他们反应过来皇帝也不能例外,也许就是百年之后的事了。

    朕看不到了,喜闻乐见。

    一瞬间,    刘协觉得自己真是天才,    走钢丝的水平一流。

    诸葛亮等人都没表示反对。纵使他们都是聪明人,甚至是天才,    但他们毕竟从小读儒家经典,    君君臣臣的道理深入骨髓,    倒也没激进到要天子与他们平等。

    在刘协面前,    他们也没有这么想的勇气。

    天子虽然年少,但不论是气度还是见识,都足以碾压他们,让他们由衷的敬畏,发自内心的臣服。

    “陛下,陈公台任九江太守,谁任扬州刺史?”诸葛亮最实在,把话题拉了回来。

    庞统也迅速跟进。“就是,陈公台虽然有才智,却没做过太守,    他能处理好九江度田的事吗?”

    “朕也不知道,但你们能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吗?”

    诸葛亮等人面面相觑。

    讨论谁来接任扬州牧或者扬州刺史的人选已经有几天,但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天子来找陈宫,    也只是让他出任九江太守,    而不是扬州牧、扬州刺史,用意其实也清楚。

    在九江、庐江两郡度田,暂时不推广到整个扬州。

    如此,    选谁做扬州牧、扬州刺史,就不那么重要了。九江太守才是关键。

    袁术虽然没有明说,但他推荐阎象出任庐江太守的心思就写在脸上。既然要将袁术调集扬州,不能不给他这个面子。

    “陈公台有才智,更重要的是,他很务实。”刘协解释道:“西来两年有余,他虽然没有做官,但他思想上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以他的才智,只要思路没问题,具体事务很快就可以上手。退一步说,他在九江度田失败了,也不是坏事,可以积累经验嘛。”

    诸葛亮还是有些担心。“陛下,    陈公台虽是山东名士,却不熟悉九江情况。虽说没有人情干扰,    却难免不熟悉情况,    为人左右。”

    “的确有这可能,    所以我要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可能的收集九江郡的地理水文,供他参考,让他别被人牵着鼻子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