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同病相怜-《汉道天下》


    第(2/3)页

    商议已定,刘协命人拟诏,使贾诩持节招抚韩遂、马腾。段煨统兵,赶往上党,协助钟繇。杨奉也加快行程,争取尽快渡河,联络白波军,准备作战。

    ——

    出了帐,贾诩、荀攸心有灵犀地停住了脚步。

    “先生,河东再会。”

    贾诩抚着胡须笑了笑。“河东何足道哉。你我再会之时,当在美稷。”

    荀攸想了想,颌首表示同意。“愿此战能重整河山,解肘腋之忧,重振华夏声威。”

    贾诩叹了一口气。“公达,我很羡慕你啊。”

    “先生何出此言?”

    “我年近半百,余日无多,怕是看不到陛下重整河山的那一天。凤凰非梧桐不栖,公达身负绝世之才,当善加珍惜,莫使岁月空付。”

    荀攸拱拱手,施了一礼。“多谢先生提携。”

    贾诩拱手还礼,缓缓向前走去。

    荀攸跟了上去,落后半步。

    两人谁也不说话,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

    ——

    刘协洗漱完毕,重新坐回案前。

    和贾诩、荀攸说话耽误了一些时间,他还有不少公文要处理。

    很多事其实并不需要他来决定,但司徒赵温、司空张喜仿佛是故意的,不管多大的事,哪怕他们已经做出了决定,也要送到他这儿来过一遍。

    美名其曰,让他熟悉政务。

    刘协的确也需要熟悉政务,哪怕以后放权,也是建立在他通晓政务的基础上。要不然三公九卿来汇报政务,他一窍不通,难免为人所欺。

    好在尚书令裴茂贴心,将可能有问题的地方都做了标注,让他少跳了不少坑。

    处理完毕,已是半夜。侍寢的宋都熬不住,已经睡了一觉,被刘协上床的动静吵醒,揉着惺忪的眼睛起身服侍。

    刘协上了床,身体很累,脑子却停不下来。

    他想起了蔡琰说的《儒林列传》和《酷吏列传》,便问了宋都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