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对外扩散(八)-《1852铁血中华》
第(2/3)页
听了这个补充说明,明治天皇很明智的选择了沉默。如果损害点天皇的圣威能够换来北海道收复的局面,他或许还能考虑一二。当下的局面怎么都看不到有这等结果的可能,在明治政府获得西太平洋制海权之前,至少是获得津轻海峡制海权之前,任何努力都会在中国海军面前化为泡影。
御前会议就在没有任何结果之前休会,一众大臣私下面对的时候,大山岩忍不住埋怨起山县有朋,“你怎么能对陛下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种指责已经非常严厉,日本人从来不在乎搞阴谋诡计。若是阴谋成功的话,实施者大概还能得到普遍的尊重。不过把天皇拖进这等事情里面,怎么看都显得山县有朋太过于有胆,大山岩也是对山县有朋爱护才会问出这个问题。
山县有朋的神色根本平静,他平静的答道:“我等当年北上之时,有多少人为官军宣传。现在北海道的逆贼若是南下,又有多少人会替他们宣传?”
这个问题问住了大山岩,包括大山岩背后的那些准备跟进指责山县有朋的高官也无言以对。
“土地是生产资料,是让劳动者通过生产获得粮食的工具。旧制度下的土地成了地主们作威作福的工具,辛辛苦苦一年,人民自己反倒吃不上几顿大米……”
“有人说土地不私有化,人民就不会好好对待土地。这都是瞎话,好好对待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土地是科学的范畴。心里面愿望再好,若是不能讲科学,不能采取符合自然规律的使用办法,土地必然伺候不好。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自己垄断技术,还不许人民自己研究和学习科学和技术,他们的谎言……”
“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这些来自北海道的宣传在日本三岛逐渐扩散。如果北海道只谈土地的所有权,明治政府自然能有效的让私有制的认知压倒公有制的认知。不过北海道这边的宣传不太涉及土地所有制,而是把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深入浅出的对日本三岛民众进行了宣传。明治政府现,他们在舆论争夺战上开始出现了溃败的迹象。
以私有制的立场去理解公有制,那就是土地归私人或者土地归国家的归属权问题。从公有制的立场看这个问题,那就根本不存在土地归属的问题。土地只是个生产资料,大家要考虑的是如何经营生产资料,如何对土地出产的最终产品进行分配的问题。
日本人爱走极端,那帮在北海道的男女老幼面对严苛的环境,干脆就一条路走到黑。有中国的理论基础,北海道在理论建设上得到了极大推进。
到底是有田者得粮食,还是劳动者得粮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