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22)-《在苦情剧学习强国》


    第(3/3)页

    “国家贫弱,我辈唯有奋发图强……”

    “一定要平安归来,娘在家里等你……”

    “好男儿志在四方,马革裹尸又何妨……”

    “按时吃饭,早点回来……”

    “国难当头,我辈当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季淮璋望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颊,他们最大的才15岁,最小才9岁。

    他们此行却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

    大唐年间,万邦遣唐使来华,感沐天威,学习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学成后归国建设国家。

    大梦初醒,尘世已过千年,这次,轮到古老华夏派学生去一个建国不足百年的国家学习科学技术。

    前人若能看后人,定会觉得可悲可笑,后人看前人,更觉时光荒凉,沧海桑田不过如是。

    曾经那么骄傲的华夏人,也要弯下脊梁,低到尘埃里,于卑微中小心护住胸口的火苗。

    只能叹上一句时也,命也,运也。

    “我已老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幸还有尔等少年,风华正茂,志向高远,远渡重洋,遥祝诸君此去乘风破浪,扶摇直上九万里,学成归国,建设中国。”

    季淮璋冲年轻的孩子们深深弯下腰,“届时若我已死,劳烦各位到我墓前,告诉我一声——天光大亮!”

    孩子们泪光盈盈同样垂首弯腰,“我等定不负先生所托!”

    青空万里,风萧水寒,与命运搏斗的勇敢者们即将启程,前路渺茫,荆棘密布,年轻的热血们相信他们终将能抵达彼岸,找到唯一正确的那个答案。

    凄厉汽笛声在港口响起,30个孩子一步三回头,在亲人的泪眼中一步步走上停靠在岸边的轮船。

    他们将从上海出发,坐船经过日本横滨,跨过太平洋,抵达美国旧金山,开始为期15年的学习。

    船锚升起,轮船轰鸣着顺流而去。

    颜静姝突然声嘶力竭的吼道:“哥!你等我!我会去找你的!”

    乐景一顿,然后伸出手大力挥了挥,同样高声道:“我等你!”

    轮船越驶越远,季淮璋深情凝望着那艘巨船,仿佛在遥望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他突然撑开双手放在嘴角,高声疾呼道:“一个都不能少,活着回来!”

    “活——着——回——来!”

    蒸汽轮船承载着三十个孩子的命运,乘风破浪,向美利坚大陆的方向驶去。

    他们乘坐的是最新发明出来的蒸汽轮船,轮船靠船舷两侧的巨大轮子行驶,又被称为明轮船。

    船员说,他们很幸运,随着航海技术发展,航线改变了,现在从上海去美国,不用向西绕非洲好望角花费九十天时间了,现在他们乘坐蒸汽轮船向东航行,横穿太平洋,抵达美洲大陆,只需要25天就够了。

    幸运吗?

    岸上的亲人们的脸孔越发模糊不清,最后和那飞快退去的江岸一同消失,化作记忆里再也无法忘记的一抹乡愁。

    最初不知是谁先哭出了声,很快,轮船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声。

    他们告别时意气风发,有无数雄心大志,在见不到亲人,远离故土后,终于涕泪满衣裳。

    随行的官员眼中也有泪光闪现。

    乐景、季鹤卿和顾图南三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说道:“要活着回来。”

    三人一怔,碰了碰拳头,把泪水咽进肚子里,用理想装点明天。

    “我想发展工业,实业救国。”顾图南突然说。

    “我想成为总理大臣,对洋人说不。”季鹤卿接着说。

    两人齐齐看向乐景,乐景思索十几秒后,笑着说:“我想启迪民智,让人民自由。”

    季鹤卿抚掌笑叹:“好理想!”

    “前路崎岖,望与君守望互助。”顾图南伸出两手,乐景和季鹤卿笑着与他击掌为约,“愿与君同行。”

    乐景不期然又想起了临行前,在场所有人的父母与政府签订的为期15年的合同。

    “业成后回华差遣,不得私在华洋各处另谋生理,其在洋在途,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

    如有天灾疾病不测等事,各安天命。

    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再也不能回来了。

    怀必死之心,行求生之事。

    时代的浪潮浩浩荡荡,如长江,似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年轻的生命在江水里起起伏伏,大浪滔滔,推动人物奔向不同的命运,待明日,几人归?与命运搏斗者,几人善终?

    不知是谁轻轻唱起来诗经里的思乡曲: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声音豪迈苍凉,在水面沉浮,激起浪花朵朵,轮船破开浪花,坚定不移地驶向无数孩子稚嫩的梦想。

    此后,无数梦碎,无数梦生,无数梦坠,无数梦升,无数人死去,无数人活来,无数人为敌,无数人为友,无数人杀了无数人,无数人救了无数人。

    大路不计,少年无畏,只盼殊途同归。

    以太平洋做酒,敬理想,敬热血,敬自由,敬少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