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埋伏他一手-《战国万人敌》


    第(2/3)页

    能把郢都豪奢撑起来的,如今只有权邑斗氏。

    斗氏的本宗子弟,包括家中女子,都已经进驻郢都,城内的很多物业,尤其是那些老牌世族的物业,都被征用充公。

    给了一笔赔偿款之后,这些充公的物业,又很快进行了拍卖。

    即便是广而告之,前来赎买的郢都土豪,能一次性掏出很多钱的,现在也只有权邑斗氏。

    那些个被套路的老牌世族,此时在郢都只留了一些看家护院打扫卫生的仆役,哪里能抗衡令尹、司马之流。

    曾经的那处大夫斗皇,也顾不得吃相难看还是好看,在李解真正动手之前,他必须把先捞上一笔,否则没办法跟族人交代。

    此次权邑斗氏进入郢都,赌性很大,一旦斗皇赌输了,搞不好权邑斗氏,就会成为斗氏小支,再想以后有什么话语权,就是痴人说梦。

    不过到目前为止,斗皇都没有看到什么不妥之处,随着项拔从渚宫返回,斗皇立刻前往司马府邸打探内情。

    “司马此去渚宫,汉子如何回复?”

    “还是一样。”

    脸上没有流露出什么破绽,项拔一副坦然的模样,对斗皇道,“汉子所求,还是汉东土地。”

    “只怕消息传出,国内震荡啊。”

    “再震荡又是如何?形势如此。”

    言罢,项拔又道,“不过,上鄀倒是可以商量,以赁代割。”

    “以赁代割?”

    “正是。”

    “愿闻其详。”

    “汉子租赁上鄀三十年,以全‘汉子’之名,三十年租期一到,再归还上鄀。”

    “哈……”

    斗皇笑了笑,显然没有当真,一旦租出去,还想拿回来?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不过看破不说破,这就是个表述问题,无非就是脸面上好看些。

    但是在斗皇看来,要是能如此,那大概也是相当的不错。

    楚国子弟要是还有志气,那就赌这一把,赌三十年后,楚国能够压倒李解,那么这丢掉的土地,再夺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还有一事,汉子有意让楚国去王号。此事,才是真正麻烦之处。”

    “去王号……”

    念叨了一遍,斗皇眉头微皱,换位思考,要是他是李解,也会让楚国去王号。

    但显然楚国要是真去了王号,搞不好楚国各地就会出现扶持先王子嗣甚至兄弟为王的事情。

    大义名分,稍微动一动,就能转换。

    王号还保留着,那么大义名分,还是在的,投机者野心家就算想要操作,也找不到什么切入点。

    那些之前被斗皇、项拔套路的楚国豪族,也就只能在老家干瞪眼,老老实实地在封地做土老财。

    但凡想要发难,就没有合适的借口。

    可只要去王号,各地就有的是借口来起事,成不成功且先不提,这给自己弄个令尹、司马、若敖,根本毫无难度。

    有样学样么,你那处大夫斗皇能做初一,我们就不能做十五?

    那处大夫能成令尹,能成国君之下第一人,那别人要求也不用太高,左尹可以吧,右尹可以吧?

    甚至那些跑路的军头,比如说冥阨关守军,完全可以混个左司马右司马当当,要求不用太高嘛。

    想到这里,斗皇眉头紧皱,心中觉得奇怪,汉军难道只会打仗?难道看不到这样干的结果,只会让楚国到处都是山头?

    要说之前提出“去王号”,还可以当做是一种口号,但真的要来操作,那就有点奇怪,甚至有点莽。

    不过斗皇突然又冷静了下来,他再度用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去思考这个问题,李解能不能做到?能。

    那么就当“去王号”是真的。

    于是乎,斗皇也没有去求证这个事情的真假,也无所谓真假,就当是真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琢磨怎么捞个大便宜。

    他现在是楚国令尹,理论上的治国辅政一把手,那么一旦楚国去王号,他这个令尹还能苟存多久,能管多大的地盘。

    新任司马项拔也没想到亲家能够想那么多,他作为卧底,考虑的重点不在楚国一方,而是怎么让汉军好处最大化。

    于是乎,刚刚结为亲家的两个楚国高官,都是各怀心思,暗地里准备着怎么对楚国各地进行宣传解释。

    在秋收秋种总指挥沙东眼中天天不干正事的老大,此刻干完了正事之后,搂着赵太后面带微笑地咂嘴回味,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淡定地说道:“下个月,你就返回郢都,现在令尹是斗皇,司马是项拔,算是自己人。”

    李氏口水吃多了之后,说话方式也越来越像李某人,赵太后一头青丝散落肩旁,她当真是个人间绝色,朱唇不点自红,娥眉不描自黛。

    又因为久居高位,气质也是有些不同,英气勃发,更有女强人风范。

    此时作小女子状,那“委曲求全”的隐忍、倔强、不忿、坚持……都让李总裁有着前所未有的体会。

    百玩不腻,这谁顶得住?这谁顶得住?!

    赵太后听得吴国野男人一番话,顿时一愣:“项拔?!”

    “我拿了楚王的印玺,盖了个章,给他封了个司马当当。原本让他当令尹,他说不合适,那就算了。正好他跟斗皇联姻,儿子要娶斗皇的女儿,那就让斗皇当这个令尹,反正就是个木头人,到时候……还不是你这个听政秉政太后说了算?”

    “权邑斗氏乃是斗氏正宗,子弟数万,岂能服我?”

    “怕什么?我给你留两个大队,再编练一支义从新军,算十个大队,五千兵力,让你横扫不服可能差点意思,让斗皇心甘情愿辅佐你,绰绰有余。”

    “那……那小罴怎么办?”

    “我是他伯父,当然要好好教育他做人的道理啊,他就留在渚宫,陪我过年。”

    “……”

    很明显赵太后娇躯一颤,她还是害怕儿子被杀。

    “小罴”是楚王的小字,李解玩了她一个月,“小罴”原先的大名就被扔了,改名熊应。

    赵太后给李解的解释,就是“顺应求生”,然后李总裁就笑呵呵地又给改了名,熊应变成了熊生。

    不管李总裁怎么表示自己不会杀一个熊孩子,赵太后还是不信,于是李总裁就在渚宫,开了眼界,学到了很多种新的姿势。

    “还请夫君宽待小罴。”

    啪!

    抬手轻轻地一拍,李总裁手掌揉了揉,淡然说道:“我李某人从不滥杀无辜,懂?”

    “是……”

    秋收秋种的工作还在继续,斗皇也正式拿到了任命,他就是新任的令尹,只是这一回,没有莫敖。

    因为莫敖代表的是楚王,现在谁能代表楚王?

    当然是楚王熊生的“伯父”……周天子册封汉子李解!

    既然是周天子册封的汉子,那李解能来楚国做莫敖吗?最重要的是,莫敖一向都是宗室把持,李解是宗室吗?

    理论上来说……其实也算。

    赵太后的姘头,这咬咬牙再厚颜无耻一点,总也能说道说道。

    关起门来,也是自己人嘛。

    赵太后准备着返回郢都,她现在是无比害怕渚宫,渚宫带给她的回忆,大概只有恐惧,无穷无尽的恐惧。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委屈球员到这般下贱的地步。

    只是为了活下来,只是为了重新掌握权力。

    哪怕这个权力,依靠的还是带给她恐惧的男人。

    不过赵太后虽然忙着求活,郢都以及郢都以北的城邑,都在震惊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吴人逼迫楚国去王号。

    原本司马项拔就是想先试试水温,先找几个地方宣传宣传。

    他哪里想到,自己才刚宣传呢,汉水两岸就传遍了李解要逼迫楚王去王号的消息。

    而且汉水两岸还有别的消息在流传,比如说楚王被逼着改了两回名字,先是熊应,然后熊生。

    总之是各种屈辱,总之是各种不堪。

    不过再怎么屈辱,再怎么不堪,汉水两岸的“土老财”们,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就是在本地吵吵嚷嚷叽叽喳喳。

    没办法,这“衡山军团”就在汉东,鬼知道是不是形成一股兵灾,把他们家给抄了。

    更要命的是,三关以北的商无忌,天天派人叫阵,各种劝降,要不是丹阳公斗尊心理素质过硬,压制住了三关将士的活跃躁动心态,整个三关不攻自破。

    实在是楚国的优势荡然无从,三关将士又不是傻逼,怎么可能不明白大后方都没了的惨烈?

    孤军在外也就罢了,现在这支孤军,还他娘的窝在大别山里,这能挺到什么时候?听到赵太后生二胎吗?

    只是三关将士主要就是斗尊的晚辈子弟们,丹阳公斗尊就跟晚辈们仔细地分析了现状。

    投降不是不可以,但是轻易地投降之后,能有什么好待遇?不可能有好待遇。

    唯有显露出自己的抵抗决心之后,再去投降,敌人才会高看。

    这是话术,斗尊压根就没想过投降,到他这个级别,就算投降,能投降商无忌?商无忌算个屁!

    只是斗尊在前线顶着,也不是个事儿,他派出亲兵,前往“汉中”求粮,也没有说什么忠君爱国的废话,就一个态度,老子要是顶不住,就放商无忌进来,到时候你们自己看着办。

    这就有点喂屎的感觉了,“汉中”两岸的土族豪门,那是相当的难受。一方面想着重返郢都争权夺利,否则什么都给斗皇、项拔弄过去了;一方面又担心去王号之后,他们的地位跟着降等,家族蒙羞就在当代。

    在这么个当口,还要面对三关将士的敲诈勒索。

    换作以往,别说你丹阳公斗尊,你就是那处大夫斗皇,那又怎样?给你脸?

    但现在不行,真要是放了商无忌的大军进来,必定重演当年吴威王伐楚的局面,那是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吴威王留给楚国的创伤,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消弭的,而现在,这个伤口仿佛是要被再度撕开。

    不但要撕开,还要在上面擦一把陈年老坛酸菜。

    人心惶惶之下,倒是压榨出了人们的反抗决心,勇士们一口气提起来,打算跟吴人拼了!

    在郢都的司马项拔还纳闷了,心想老夫就是派人去探探口风,不过是先放了点风声出去,说要“去王号”,怎么就一下子搞得汉水两岸同仇敌忾了?

    这是要打郢都保卫战呢还是要打衡山保卫战?

    不过转念一想,司马项拔寻思着,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之后再正式宣布没有去王号,这种返转心态,应该会更加强烈。

    到时候,再提割让汉东土地一事,也就轻松的多。

    只不过司马项拔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家,令尹斗皇有着另外一番操作。

    斗皇命令斗氏子弟暗中推波助澜,说要“去王号”的同时,又盯紧了汉东世族的动向。

    谁叫嚣得最凶,谁不闻不问,都是记录在案。

    摸底用不了几天,有什么反馈,都是一个晚上的事情。

    大概就是李解筹备赵太后回归的前后,郢都的宫墙之间,令尹斗皇拿到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之上,就是汉东叫嚣最厉害的老世族。

    “夫子,如是便是汉东、溠水欲起兵‘勤王’之人。”

    “新市、安陆这两地,还真是勇气可嘉。”

    “安陆之戎,非我族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