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者笑得玩味,又道,“先王少时,亦是如此。所求,唯王位而已,故不择手段,全力以赴。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此乃至诚!” 说罢,老者神情严肃起来,像是回忆起了往昔:“后欲图振作,故夙兴夜寐,勤政练兵,方有百战吴甲。合战六十回,方压服楚国,称霸东南。” “至诚,非是至善。” 将紫砂壶轻轻地放在案几上,手指点了点,“此茶、壶,皆为精巧之物,于李解而言,不过是圈利手段。诸侯爱之甚,李解制之勤。” “夫子,莫不是欲吾投靠李解?” “哈……” 老者笑着摇摇头,“汝今时寄人篱下,若非李解,早亡矣。” “……” 被老爹这么一吐槽,当儿子居然没话讲。 实在是老爹这么一说,才让他想起来,要说“投靠”,其实从姑苏动荡之后,他们已经举族投靠。 要不是李解的庇佑,整个吴国,想他们死全家的,不知道有多少。 李解这个野人头子的威慑力,随着战绩越来越辉煌,让老世族们,也越来越忌惮甚至可以说是敬畏。 威震逼阳、威震中原、威震淮上……这根本不像是正常野人头子应该能做出来的功业。 偏偏李解就是做到了。 “会稽山……随老夫登山一观。” “嗨。” 来了一辆马车,在“邯郸会馆”外停好,老者上车之后,马车便缓缓地朝着会稽山而去。 到了山上,老父子到了当初吴王驾崩处,老者在当初勾陈所在的位置,远眺着浙江入海口的滚滚波浪。 海浪就像是一条白线,宛若千军万马,呼啸着冲击海岸线。 良久,老者才道:“若非李解,老夫当日……或许会径自前往会稽,为宗桑出谋划策。” “啊?!夫子!这……” “汝是否在想,君臣一场,先王待老夫不薄,为何这般思量?” “正是!” “老夫为谋臣,又非吴人,君臣一场,已助先王霸业,互不相欠……” 负手而立的老者很平静地说完这句话,又说了一个让儿子无比震惊的秘密,“当日老夫若是不走,只怕为李解所杀。若同行者为旧日同僚,必能放老夫一条生路。唯李解此人,杀人只在一念之间。” “那夫子为何又将族人,交托于李解之手?” “老夫亡命于江湖,于先王而言,等同于自戕。李解又何必同死人计较?再者,越国赠予老夫一双璧人,老夫连看都不曾看一眼,便转赠李解,看在美色份上,也当行个方便。”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