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摊了摊手,妘豹很是看得开:“以吾之能,只怕镇压不得诸城骄兵。” “诚然如此。” 拱了拱手,大夫阳巨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只是一山望着一山高,本能地有些可惜。 毕竟这么大的家业,就这么拱手相让,着实有些可惜。 并入吴国之后,逼阳国君臣的封地,产权变动应该不大,该瓜分的,也早就先行瓜分。吴国这一点,是肯定会承认的。 而且产权问题,在吴威王勾陈在世之时,就已经谈妥。 吴国需要的,只是逼阳国的主权,方便吴甲进入中原腹心。 尤其是现在“吴晋互王”几近破产,原先瓜分徐国故土的成果,可能也会付之东流,这种情况下,吴国想要巩固北方的收益,就不得不进行投入维护。 作为“地头蛇”,将来吴国征兵,肯定也会用到大量的逼阳本地人,这要是拿妘豹当二傻子玩,吴国前期的投入,绝对肉包子打狗。 这是个很简单的算术题。 “此去姑苏,若吾此行顺利,便以汝为佐助,前往淮上。” “淮上大夫啊……” 阳巨看过地图,李解保举的“淮上大夫”管辖范围之大,超乎想象。总面积,比宋国还要大。 两岸城邑也都是相对发达城市,并非是野人出没的烂地方。 像淮中城、白邑、蓼城、息城、弦城、黄城甚至新蔡,都属于这个“淮上大夫”的辖区。 放在以前,这就是挂七八国相印的概念,妥妥的上卿。 这种江湖地位,逼阳国国君就是个屁,家族扩展上来说,妘豹可以轻松地把兄弟子侄安排的舒舒服服。 窝在逼阳国,只能艰难刨食,想要开枝散叶,相当困难。 实际上逼阳国也有大量“公子”外出游历,境况也就是比六国公子巴稍微好那么一点点,毕竟逼阳国的财政相对来说要富裕一些,土地产出也要高一些。 外出游历,倒是不差那一口吃的。 但要说有什么地位,就是妄想。 中夏之国,根本看不起逼阳国,妘姓在中国,就是个弟弟。 从开枝散叶的角度来看,妘姓在中夏之国,混得最好的,也就是下大夫这个水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