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青园中葵-《大燕公子》


    第(2/3)页

    但姬康此诗一开始,就以五言起头,彻底突破了现在这个时代的诗体。整首诗众人一听,就知道特别押韵,确实为诗。这代表什么?这代表着诗体新的流派,不说诗的内容如何,就凭这一点,就不得了呀!

    何况这首描写“园中葵”的诗,借葵喻春,开头四句就与现在的时节相符。让人一听,仿如看到了一幅春天的画卷:春暖花开,万物生辉;园中之葵,朝日而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色。

    众人齐声大喝一句:“彩。”

    姬康继续迈步,诗风一转,继续念道:“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这两句诗,浅显易懂,众人一听都明白过来,这是借物喻人。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

    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听到这里,众人不由凝神,继续竖耳倾听。

    姬康没等众人喝彩,自己也没有停顿,把最后四句诗,全部缓缓念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全诗念完,全场一片寂静,众人都在琢磨此诗的寓意。

    姬康也愣了,不应该呀!这是一首以物喻人的励志诗,最后应该得到喝彩的呀!

    然后转身,对父亲和众人躬身一拜道:“今日来到学院,触目生情。赋诗一首,请父亲、大哥、两位先生和诸位大人指正。”

    众人听罢,才反应过来,齐声再次大喝:“彩。”

    史官高扬,激动之下拿出纸笔,在旁边的桌子上把这首《葵》诗,写了下来。

    然后自己又念了一遍,对众人大声道:“好诗呀!好诗。此诗不仅开创了新的诗体,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由葵喻春,再由时节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

    然后顿了顿,又激动地道:“整首诗由眼前春天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少壮之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呀。好诗啊,真的是首好诗呀!,与《少年燕国说》同样可以流芳百世,传留后人的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