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被盯上的金陵城-《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


    第(2/3)页

    “是,大人!小的明白。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        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今        栖霞地区已有农业文明产生。

    在市中心的        鼓楼岗北阴阳营、        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相当于中原的商周之际,        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        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        六合已设有        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至2016年已有2587年。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        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        中华门外的        长干里筑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        石头城筑        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        建业(282年改        建邺)。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今        南京图书馆和        六朝博物馆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遗址。

    六朝时期的        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衣冠南渡使        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        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六朝时期,        建康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六朝皇宫        台城,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隋唐两代,南京受到北方刻意贬抑,但地理上的优势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        李白、        刘禹锡、        杜牧、        李商隐等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

    唐亡后,        南唐定都金陵,并扩建城邑。北方中国战火不断,而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秦淮河两岸集市云集,经济繁荣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代之风。

    宋元时期的金陵是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北宋政治家        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此。

    1129年,宋高宗赵构改江宁府为        建康府,作为行都,为江南东路首府。绍兴八年定建康为        留都。南宋名将岳飞曾在南京        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并有        抗金故垒遗存。

    元代时改为        集庆路,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组织丝织品大量生产,专业工匠有6000多户,        南京云锦成为元代皇家御用品,南京成为江南地区纺织业中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