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商铺必须张灯结彩,普通住家的大门,最少也要贴对联、挂灯笼。为此,徐齐霖还从府库拔钱,发放了一些补贴。 除了钱,就是物。过年嘛,不说年终奖啥的,每家发个十几斤肉,也是官府爱民的一个表现。 对淳朴的老百姓来说,东西不在多少,而在于心意。何况,官府发放年货,这好象也是破天荒的事情。 处理完公务,徐齐霖回到府中时,便看见斯嘉丽带着阿佳妮在角色扮演。 这来到甘州后,在府中,斯嘉丽便渐渐成了老大,充当着女主人兼管家。徐齐霖也乐得撒手清闲,让斯嘉丽锻炼锻炼,过过管人的瘾。 年前,更是斯嘉丽忙碌操持的时候。什么打扫庭院、采办年货、张灯结彩等等,呼来喝去,好不威风。 “阿郎,年货单子,差不多都置办齐了。”斯嘉丽表功般地过来迎接,还把单子递给徐齐霖验看检查。 徐齐霖随便看了一眼,便笑道:“办得很好,也不用向某请示,尽管去做,某放心。” 斯嘉丽得了夸奖,笑着让阿佳妮跟随侍候,自己却继续指挥下人布置。 徐齐霖没回厅堂,直接来到书房,打开临下班前收到了王方翼的书信,看了起来。 虽然暂署肃州刺史,可徐齐霖还是把工作重心放在甘州,肃州的事务则大多交给了王方翼,以及从甘州调去的几个官吏。 与甘州的经营初期一样,王方翼和众官吏都有相当的经验,种粮植棉是根本,建屋盖屋是稳定移民之心,这些基础工作,倒不用徐齐霖太过操心。 书信中,王方翼所述的事情也没什么重要的。工作汇报嘛,就是那么回事。 向十烽十驿运粮暂时告一段落,运粮百姓都返家过年;其他的工作也基本停下,但已完工大半,过完正月再忙也不迟。 王方翼还说了过年便在肃州,徐齐霖调拔的肉粮已经运到,以及其他琐碎的事情。 徐齐霖放下书信,思索了一会儿,提笔准备写回信。 “阿郎,有客人求见。”阿佳妮进来禀报,“是长安来的。” 徐齐霖接过名刺看了看,觉得有些惊异,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请客人到厅堂,某马上过去。” 这快过年了,几千里路途,冯智戴竟然来了,怎不让徐齐霖感到奇怪和疑惑。 肯定有事儿,但却不是自家的,而是关系到冯家的。 徐齐霖一边走向厅堂,一边琢磨着冯智戴的来意。 还没等他想出究竟,在厅堂门口的冯智戴迎上两步,已经笑容满面的打起了招呼。 “哈哈,他乡遇故知,某惊喜之至啊!”徐齐霖施礼相见,态度十分亲近。 这话不全是真的,但见到长安熟人,徐齐霖还是满高兴的。就是不知道冯智戴来意,有些小忐忑。 两人进了厅堂,分宾主落座,喝着茶水,闲聊了起来。 什么甘州的风土人情,什么长安的趣闻轶事,话题不少,聊得也极热乎。 冯智戴不说正题,徐齐霖也不开口询问。只让下人在府中给冯智戴安排住处,又置办酒席,为冯智戴接风洗尘。 有些事情在酒桌上谈起来方便,酒是润滑剂嘛,徐齐霖就是这样认为的。 时间不大,酒菜便端了上来,虽不是十分丰盛,但对两个人来说,已经足够。 “呵呵,徐家的酒,在这甘州也能饮到。”冯智戴敬了徐齐霖一杯,颇为感慨地说道:“齐霖在甘州干得有声有色,身兼甘、肃二州刺史,令人好生羡慕。” 徐齐霖摆手道:“苦寒之地,怎比得上在长安消遥,更不抵江南繁华。”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