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方肯定答不出来,因为吴绪宽就真的真的没这么做过。 但现在,周安只是换了一个问的方式,之直接将吴绪宽逼入了死胡同。 这满朝文武,一千多人,说破大天了,也就只有两百多人算是他吴绪宽派系的人,吴绪宽嫡系亲信就那么几十个,其他也只能算是他派系的,就是他某个嫡系亲信的嫡系亲信,是手下的手下。 而其他人,目前奉天殿内外一千多臣子,绝大部分都不是吴绪宽的人,他们官职低微,吴绪宽也看不上他们,而他们都只是畏他吴绪宽如虎,只是害怕被他吴绪宽报复,因为这些年吴绪宽报复过太多人了,被他弄死的一品大员就不止一个。 所以吴绪宽跪下请女帝退位,他们也都跟着跪下,是不敢站着,站着太扎眼,太危险。 不过他们也只是跪下,真正与吴绪宽以及其亲信一同喊口号,请女帝退位的,却不多。 吴绪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当着他的面,这些人都不敢说自己一个不字,但如果换成不记名投票,就很可能是大部分人反对他,反正也不知道谁是谁,他们也不怕吴绪宽打击报复,因为他吴绪宽根本就找不到报复的目标。 逼皇帝退位让贤这种事,在东乾三百七十二年的历史上,就没出现过,别说东乾,时间再往前推,就说在这近千年的历史上,王朝几次更迭,也没说发生过有皇帝被逼的退位让贤之事。 而在这朝堂上,文官居多,他们自幼受的便是“天地君亲师”的思想熏陶,就算是皇帝昏庸无能残暴不仁,他们都很难生出去推翻皇帝的想法,更不要说,神昭女帝与昏庸、残暴是扯不上关系的。 其实不仅仅是文官,就算是武官,也是有极强的忠君之心。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可不仅仅是读书人的想法,而是天下人的想法。 对皇权的敬畏,是融入绝大部分人骨子里的。 吴绪宽是要造反,但放眼全乾京城,真正想要与他一同造反的官,并不多……吴绪宽的优势在于,重臣倾向于他的多,所以他才能把持朝政,就比如他要控制户部,他只需要控制户部尚书与左右侍郎就足够了,户部其他人,他不需要理会。 吴绪宽只控制重要的人! 但现在要看的,可不仅仅是有多少重臣支持他吴绪宽,比的不是“质量”,而是数量! 吴绪宽内心,有些发慌了。 难道真的要走那一步?真的要武力造反吗? 他感觉自己已没有办法,竟被一个小太监逼的“走投无路”。 吴绪宽沉默许久。 “怎么样?”周安突然又开口,右手搭着拂尘,左手负在身后,竟向吴绪宽迫近的几步,径直走到了吴绪宽身前,相隔就剩下一尺。 “我们就以此方式重新来征求一下满朝文武的意见,目前看起来是,认为圣上该退位的人居多,但假若不记名投票后,认为圣上不该退位的居多,那是不是就说明了,让圣上退位让贤,并非民心所向,圣上并非已与满朝文武离心离德,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因为你吴绪宽!他们此刻跪在地上,是受了你的要挟!” 周安是在偷换概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