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苍穹星海》


    第(2/3)页

    由于定向能武器的威力会随着距离的延长而不断出现能量衰减,再加上目前所有武器的弹速也不能超过光速,射击距离过长炮弹很容易就会被躲避开来——毕竟在太空战中,星舰航行哪怕是以非光速、亚光速航行,一秒种的时间也能飞出个几十百公里的距离,就算巨型星舰不能在太空中玩狗斗,但稍稍加速、减速、紧急改变一下航向离开原本的位置,也比站在原地硬抗敌方火力要容易一些,虽然敌方肯定也会计算各种可能性,算出提前量,这无非就是比拼舰载计算机的性能而已。

    因此为了提高远程主武器的命中率,大家除了使用制导武器外,交战距离也从而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这个时代,交战双方的舰队在发现敌方舰队的位置后,会以光速航行接近对方,然后在光秒距离(通常是5至10光秒以内)减速进入亚光速甚至更慢一些的速度,并启动光速航行干扰/阻拦设备,令对手无法再继续光速航行后,离开光速航道进入亚光速状态。

    接着,双方就会在这样的距离以定向能武器这类弹速可达光速的武器进行交战,距离越近,武器命中率也就越高。如果双方交战距离在1光秒以内,甚至更近的距离,那么破坏力在某方面来说更加巨大的动能武器就能发挥出更大作用——尤其是这个星际时代,各文明对于星舰的防御技术研究一向是投入最大,除了各种动能屏障和能量护盾外,星舰装甲上的研究也不少,像是积层装甲和耐高温装甲等等技术,这就使得各文明种族的星舰都普遍处于一种盾强于矛的状态。

    这也就导致一场规模不小,时间不短的太空大战后,交战双方真正的损失其实并不高,大多数星舰都只是处于一处破损严重却又能修复的状态,不说那些装甲厚重,护盾能量高的主力舰,一战下来真正被摧毁的通常不到参战的十分之一,损失最多的,大多只是那些“娇小”的护卫舰、驱逐舰之类的“小船”而已——虽然这些所谓的“小船”也有数百米长度或直径,但相比那些动辄就是几千米的战列舰甚至万米以上的无畏舰,护卫舰、驱逐舰这些星舰也确实只是一些小船了。

    也因为这些问题,为了能够摧毁敌方主力舰,或者快速清扫敌方小型舰只,可以远距离飞行的大型太空战机——或者可以称之为太空战斗艇——也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太空战场当中。

    这些体积在五十米左右的小型宇航器,搭载着它们所能搭载的一切武装,从炮艇级电磁炮塔,到小型制导核弹,再到反物质鱼雷,当然还有战机/艇级的护盾系统。

    只要是这些小型宇航器能搭载的,设计师们都会变着法的朝上面塞——当然前提是不会影响到战斗机/艇的性能。

    但这些战斗机/艇并不能成为一场战斗的决定性力量,虽然一旦出动数量庞大,还携带着能对敌方舰队中那些巨舰带去巨大威胁的武器,理论上是可以左右战局的。

    但是,依然是但是。

    战斗机所带来的威胁,就如同制导武器的威胁一样,各种高能激光防空火力,各种超高射速动能武器以及纯粹的拦截机也接踵而至的出现,令战斗机的作战效率一再降低。加上发生交战时,虽然双方距离大多都维持在5光秒左右的距离,可是那些体长达到50米的大型战斗机却受体形和技术限制,没有光速引擎,无法以单机达到光速航行,因此对敌方舰队的突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只要敌方舰队能及时派出拦截机群和启动近防武器,那么战斗机群的攻击就只能变成配合己方舰队的协同作战,而不能像某些文明在还没有冲出母星前,战争的主角是飞机的地步。
    第(2/3)页